作者:沙粒小八

连日来,多个景区“建与拆”围墙相关事件占据各个媒体的重要版面。但与往日不同的是,现在的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是反对的声音。

“风景属于全体国民所有,我们有没有共享权力?”“门票经济所占比例过大”等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而在业内专家来看,中国的景区管理要拆的围墙还有很多。


(资料图片)

隐性消费的困扰

对于民众的讨伐之声,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游客对于景区某些问题长期不满积累后的正常反应。

张晓峰说:“一方面一部分景门票套票现象严重,隐形消费比较多,另一方面,随着疫情三年的影响,消费能力下降,消费者更愿意把钱花在大交通等硬成本上。心态的变化也导致了一些不满情绪。”

首先来看门票套票的问题。这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虽然有业者认为,多景点联合售票是一种实惠让利的售票模式,具有“独立管理,一票通行”的特点,还节省了游客的购票时间。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只想要游玩一个景点,却被迫玩了众多不想去的景点”是主要的槽点。

2022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针对网民反映的“梵净山景区捆绑销售中南门古城”问题进行公开回复,并对景区运营企业提出明确要求:禁止对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的产品组合作硬性规定。

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旅游法》第四十四条中规定:将不同景区的门票或者同一景区内不同游览场所的门票合并出售的,合并后的价格不得高于各单项门票的价格之和,且旅游者有权选择购买其中的单项票。但是套票捆绑式销售屡禁不止,原因在于“景区把所有的收益都压在门票上和景区的小交通上,使得营收结构非常畸形,门票收入占了整个景区收入的80%,甚至是90以上。”

景区内的小交通及索道也是备受诟病的问题之一。

近期,有游客吐槽“在喀纳斯景区旅游换乘观光车三次”的现象,多位游客表示,景区内交通不仅价格越来越高,还出现了“分段收费”的新模式。

此外,在旺季或节假日期间,过高的客流量可能导致观光车拥堵或等待时间太长,给游客带来不便和不满,如采用调度制的九寨沟观光车运行路线不固定,景区内站点不仅多,还另设“只上不下”和“只下不上”的特殊站点,大幅增加了游客乘车的难度。

从景区的角度来看,收费高启是因为观光车运营成本不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时,观光车的维护和管理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工成本与运营费用说到底最终也是由消费者买单。但是,景区内小交通收费模式简单、收益高,还是深受景区的欢迎。

对此,张晓峰表示,近年来,弱化“门票经济”的呼声一直不断,但一些景区的门票依赖症依然严重,对住宿、餐饮、游乐、深度体验、商务会展、亲子研学等业态不是很重视,所以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在于景区业态的丰富,以及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摄图网

安全问题一拆了之?

虽然一些景区的围墙建了又拆,但是安全问题并不是可以一拆了之的。

在出现了网络批评后,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5月1日公开表示,陕西侧延壶公路从壶口景区西侧半山腰穿过,毗邻壶口主景区的一段路面宽6米,为双向两车道,东侧是与黄河河床形成12米至15米高差的悬崖,西侧是易落石的断崖。该路段未修“安全墙”前可远眺壶口瀑布,但若游客和车辆在该路段逗留可能面临被落石砸伤的危险,还易阻碍交通,引发交通事故。据称,2011年,陕西省宜川县黄河壶口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该路段东侧修建了部分安全挡墙,并在西侧设置了若干“落石地段、禁止停留”的安全警示牌,但由于挡墙较短较低,仍有游客在此逗留攀爬,导致事故发生。2019年5月,负责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运营的陕西黄河壶口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该段“安全墙”进行了加长加高,之后再未发生因游人和车辆在此逗留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据实地探访过壶口瀑布景区的张晓峰透露,此言不虚。景区周边山体地质疏松、有落石危险,景区道路也较为狭窄(省道),如果有游客下车停留,的确会有安全之虞。

而景区管委会把围墙拆了之后,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冒着员工安全的风险去做疏导,或者要把整个山体做防护,投资大、周期长,效果不一定佳,这些问题对于景区管理者来说的确有一定难度。

张晓峰院长评价道:“现在网络上民众一边倒地去谴责景区的现象有可能是受到舆论影响,此事需要更加客观理性的判断。可以想见,一旦某天出现了安全事故,又会有很多人去谴责当地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所以,景区或政府在建墙之前需要公示,在事后也需要更耐心地解释。”

对此,他建议政府在处理这类事件的时候在做事的程序上进行优化。首先要公开当地山体滑坡的情况及交通条件,然后召开听证会,向公众公布实际情况、调研情况,可以通过拍视频、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征集意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化解问题和矛盾。

其实,一段小小的围墙并不是简单地建与不建、拆与不拆的问题。

有形的围栏好拆,无形的围栏不好拆。很多地方对景区建设、观光旅游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改变的。

正如张晓峰院长所言:很多时候游客对景区评价不高,主要的原因不是花了钱,而是觉得钱花得不值,这源于景区的各项配套设施、综合服务不到位。而很多景区却不习惯、不会、也没有能力去做其他旅游的产品和旅游的形式,因为无论是康养旅游、户外运动、休闲度假、亲子研学等等,都需要不少的投入,也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而这些正是某些旅游景区所缺乏的,这就导致大家只能是因循守旧,在现有的路径上一路狂奔。

的确,景区的一些围墙拆了,但是另一些围墙还待拆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