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219国道西藏段最北端开始,“国道之行从雪山奔向大海”西藏段小分队一行4人,开始了一段记录感动和美好的旅程。

从海拔5000多米风雪交加的“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到海拔2000多米的林芝原始森林,我们“享受”着高寒缺氧、蚂蟥横行,感受着一众受访者的精彩人生,稿件之外的一个个小细节让我们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和感动,感受到他们的辛酸和幸福。


(资料图片)

阿里暗夜公园听敲狼头的故事

今年36岁的尤显龙是阿里天文台老员工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和7名同事一起,维护和保障天文台设备的运行,从2006年选址工作开始,他就参与其中。

尤显龙在阿里天文台打开望远镜穹顶凝望远方(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天文台选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延续10年、20年,其间都是数据积累的阶段。一顶帐篷,简单的炊具,还有各种观测设备,往往就是选址的几个月时间里尤显龙的全部家当。他说,最苦的时候,曾经几个月只能通过化冰取水泡方便面吃,以至于方便面一吃就知道是什么牌子。半夜闻着剩饭的味道,狼来扒帐篷,尤显龙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拿着铁锹敲打伸进帐篷里的狼头。

尤显龙在阿里天文台凝望远方(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经过10多年的建设,如今阿里天文台已成为北半球最佳天文观测站之一,一个融科研、科普为一体、世界一流的“高高原”特色天文科研、科普基地正在建成。如同自己的孩子,尤显龙对阿里天文台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满心期待“孩子”长大。

仁增旺扎和“他的城”

75岁的国宝守护者仁增旺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艰难地行走在皮央石窟群陡峭的土坯台阶上。在他的眼里,这座石窟建成的城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我们到达皮央石窟的当天中午,游客很多。仁增旺扎的儿媳送来了午餐:一块饼子、一碗酸奶。坐在石窟门口的凳子上,发现我们还没吃饭,老人掰下半块饼子递给我们。

仁增旺扎老人在石窟旁的空地上吃午饭(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二十年来,仁增旺扎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离开家15分钟,登上皮央石窟,巡查三四个还留存有壁画的石窟,打扫卫生,开门、锁门,给来往的信教群众和游客讲解石窟上的壁画,讲述石窟的历史故事,检查洞窟是否有渗水、坍塌等险情。这么枯燥的事情仁增旺扎一做就是二十年。

仁增旺扎老人查看壁画(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做一次简单,可是要连续不断、一年365天一天不断地坚持做,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因为有了仁增旺扎和他同事的坚守,皮央遗址才能至今仍留下这么精美的壁画。任何小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

洛桑占堆的五代房

在扎西岗乡典角村,洛桑占堆跟记者细数着自己住过的五代房,每一代房都是一段青春回忆,每一代房都是生活质量的飞跃。“我这腿脚上下楼还是太麻烦了。”洛桑占堆的孙子当下住在典角村的第五代房里,但洛桑占堆还是喜欢住在屋前有草地、不用上楼梯的第三代的老房子里。

洛桑占堆在“三代房”前的草地上回忆当年的场景(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洛桑占堆从典角村“三代房”旁的水井打水回家(5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典角村的五代房最早是被新华社挖掘发现的,并一直是新华社关注的新闻题材。在新华社稿件播发之后,典角村的五代房成了媒体的焦点,是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石角和他的兄弟们

在33号界碑旁,石角队长带着他的队员,骑着插着五星红旗的摩托车,顶风冒雪坚守在边境一线。

从开始的骑马和步行,到自愿出资购买摩托车参与边境执勤、巡逻,在石角和伙伴们的带动之下,参加护边联防队成为了当地牧民的荣誉和梦想。

在33号界碑处,护边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展学习(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拍摄当天,我们早上7点多钟开车前往石角队长的集结地,从出发前检查车辆开始拍摄,中午和队员一起在边境线的草坝子上吃糌粑和风干牛肉,一起在风雪交加的巡逻线上巡边,一直到晚上9点巡边结束。记者们多多少少都出现了高原反应和疲惫状态,可是巡边队员们乐观的态度一直感染着我们,我们疲惫不堪的一天在他们眼中却是习以为常的一天,很难想象这群巡边汉子一年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了下来。

在33号界碑处,护边队在队长石角(右二)的带领下开展学习(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稿件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发后,点击量很快过了百万,网友的评论真诚温暖。其中,一家摩托车头盔企业联系到了我们,“我看到这篇文章,太感动了,边防人员太辛苦了,连保障安全的头盔都没有,我向公司领导申请,希望捐助他们头盔,我们尽一份力。”看着热心群众发来的信息,我感觉格外温暖。我们的稿件还能给石角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真是意外之喜。

卓嘎、央宗和她们的家国情怀

在玉麦,卓嘎央宗姐妹开朗乐观地跟我们有说有笑。今天的玉麦,在她们小时候最无边无际的梦里都没有出现过。

1979年,正在山南采访当地一个物资交流会的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群桑,在交流会上偶遇了正在售卖特产的卓嘎,由此开始了新华社对桑杰曲巴父女三人命运以及玉麦乡发展变化40多年的关注和追踪报道。

卓嘎(左一)、央宗(左二)在玉麦乡街头和街坊聊天(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我从2009年开始,前前后后去了六次玉麦,我一直在想,生活在那么艰苦环境下的卓嘎、央宗两姐妹为什么都那么喜欢笑,是因为她们无需隐藏本心、做最简单的自己就好,亦或是玉麦的发展让她们看在眼里,喜在眉梢。

本文作者和卓嘎的合影(6月10日摄 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唠唠叨叨的援藏医生王振疆

在米林的丛林中,珠海市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生王振疆手捧着病人的脚,仔细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送去了援藏省市的关心,送去了藏汉一家亲的问候。

王振疆医生在检查娘姑脚的同时,现场给当地藏族医生尼玛益西讲解检查时需要注意的地方(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像这样长期坐着卧着,很容易形成血栓,还有(什么)?”王振疆问尼玛益西。

“肺部感染。”

“还有呢?”

“还有长期的那个......”

“压疮。”王振疆医生提示到。

在王振疆检查病人病情时,兼职翻译米林市人民医院的本地医生尼玛益西医生在一旁聚精会神看着王医生的诊治过程,而王振疆像是老师检查学生作业一般,十句话有九句都是提给尼玛益西的问题。2015年,全国援藏工作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其中的“传帮带”的制度,就是为了培养本土医疗人才队伍,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往返于村间的王振疆(左二)与队员王彤旭(左一)、陈冰(右)及当地医生尼玛益西(右二)(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王医生的唠叨,在我看来是真正的倾囊相授。援藏工作不存在严酷的竞争,更多的是真诚,是把技艺从沿海的广东带到雪域高原,造福数千公里外的同胞。王医生的唠叨,是当地医生的宝贵财富,是病人对以后当地医生诊治的多一份放心。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每天忙碌奔波,难得清闲。但每一次离开城市来到乡村,我看到的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心地善良,与世无争才能有的那份纯真。孩子们双手捧着我们送给他们的苹果,晒红的脸颊上露出真诚的微笑,没擦干的鼻涕还耷拉着,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跟着他们一起高兴,好像我也是吃到了苹果一样,甜甜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每一篇稿件都带着泥土和露珠,有着浓浓的糌粑味,淡淡的青稞香。我想,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和大家产生共鸣,才会有看下去的能量吧。

一路上的报道,我们努力做到通过小切口、小人物的故事讲述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守边固边、乡村振兴、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等主题,以行进式报道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好故事。

G219国道就像一串晶莹的珍珠项链,而每一粒珍珠就是一篇精彩的故事,一个感动的瞬间,一片壮美的风景,一段难忘的旅程。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了西藏的发展脉动,记录下了西藏自然风光之美、历史人文之美、民族风情之美、包容开放之美。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360多万各族儿女踔厉奋发、团结一致,正在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