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懂事”不一定是好事!“讨好型人格”是种病

“我家孩子太懂事了,发着烧还说要完成课外班的作业。”“女儿五岁就特别明事理,从来不撒泼,可好说话了。”“我儿子小小年纪就知道看大人眼色行事,真伶俐。”在许多人眼中,“懂事”是对一个孩子的夸赞,可是“懂事”也成了孩子们的枷锁。

集体中,他们不一定是老师眼中最优秀的,但一定是听话的,像个深明大义的“小大人儿”;他们对父母言听计从,明明想要放松地玩一会儿,却选择让父母高兴的看书、学习,自我价值感被剥夺;同伴发生冲突时,他们总是委曲求全,无论责任是否在自己都选择主动道歉。一句“懂事”的评价,成了困住他们的魔咒,“博得认可”在小小年纪便成为他们的价值航向标,背后的教育也走上了歧路。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长期讨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相关资料图)

很难融进他们的圈子

淮阴师范学院  大二  申承钰

我是在上初中以后,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的。性格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是个对自己要求很严的人,遇到问题喜欢揽责,虽然反思很有必要,也能体现道德和良知,但同时会让自己有负罪感,变得自卑甚至消沉,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能及时调节自我,就会非常被动。

此外,环境也进一步促成了我人格的变化。初中三年,我一心想考取音乐学院附中,除了要将文化课成绩保持在中上游外,每天还要挤出两个小时练琴,周末甚至会练6个小时以上,还要上乐理课,参加数学补习班,因此顶着巨大的压力。争分夺秒地学习,让我与同学之间产生了非常大的隔阂,我很难融进他们的圈子,他们也不理解我的行为,认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学生想考取音乐学院附中是痴心妄想,况且我所在的班级学风很差。我吃力而又努力的样子,让同学们不屑一顾。由于上述原因,我不可避免地被同学孤立了。我曾想一心一意干自己的事,不过分在意他人看法,可是后来,竟然有人专门针对我,比如把我的书偷走,过几个月之后,再让它突然出现。孤立、嘲讽、不屑、捉弄,让我不得不向这个群体妥协,用讨好换取暂时的安宁。

从那以后,我对人际交往有了新的看法:交友的目的或许并不是为了获得快乐,而是证明自己被他人认可,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哪怕只有一个朋友,而且通过交友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其实,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都有类似看法,因为他们大多经历过被抛弃、被打击的痛苦。幸运的是,虽然我没有考上音乐学院附中,却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同学们是埋头苦干的一类人,这让我的“讨好型人格”有了很大改观。现在上了大学,由于专业特长较为突出,有不少同学主动与我交朋友,我再也不需要通过讨好来维持友谊。

只为换取片刻关注

北京市丰台区  郝女士

小时候,我妈妈长期肺气肿,几乎每半年就要住院一次,爸爸是做小生意的,没有休息时间,所以我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的文化水平很高,但属于典型的大家长作风,家里所有人都要听他的。其实爷爷对我已经很温和了,可我依然会感受到轻微的窒息。当大人生气的时候,我会在一旁默默掉眼泪,有时候只是父母的正常拌嘴,我也不知道和我有没有关系,但我觉得我表现得懦弱会让他们因为心软而原谅对方。

同学们经常在课间聊爸爸妈妈去哪里出差,遇到了怎样的新鲜事,我都插不上话,只能炫耀爷爷坐飞机去过哪里、给我带过哪些飞机餐等,但是同学根本不想和我聊这些。为了让他们能够和我聊天,我就用零花钱买点小零食送给他们,以换取片刻的关注。有些同学没有得到糖果,就告诉老师我用小恩小惠拉拢同学。老师也不问我原因,直接在班会上进行匿名批评,但是大家都知道是谁,于是整个小学我过得很艰难。

高中时,妈妈去世了,我被寄养在姑姑家。姑姑对我非常好,但可能遗传了爷爷的“高压统治”基因,她说什么,我和表姐必须无条件服从。在姑姑家暂住的三年,我极少提出要求,连洗澡都不敢把水烧得很热,怕费电增加他们的负担。大二假期,我开始实习,不在乎实习的费用,只是希望他们肯定我的努力和能力。领导哄着我让我熬夜,我特别开心,因为觉得那是需要我的表现,于是不停地超负荷工作。在环境的压迫下,我觉得讨好别人能稍微舒服一点,就以这种方式作为一种资源交换而活下来。

认识我先生后,他逐渐治愈了我。孩子4岁半时我重回职场,当时行业比较动荡,不到半年,我就被“优化”了。我不停地投简历,希望减轻家里的负担,也希望用讨好来减少大家的指责。其实,根本没有人指责我,但我就是陷入了巨大的自我否定。先生不停地安慰我,帮我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现在的领导虽然脾气不是很好,但我已经不讨好了。在不断的进步与成长中,我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不再用讨好来支撑自己。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特别怕他成为像我一样敏感又自卑的人。幸运的是,他是一个在爱里长大的孩子,也愿意把爱分享给更多人,不必争抢和讨好就能得到期望的东西。

“争第一”只是为了交差

江苏省某幼儿园  姜老师

首先要明确的是,对于幼儿来说,人格尚在发展中,不建议过早给他们贴上标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或关注,这并不是坏事,可是如果过度了,就可能演变成讨好,特别是二胎家庭中的大宝,如果没有做好心理过渡,就容易出现类似现象。

还有一类讨好型的孩子,会将满足家人的要求作为行动的标准。我曾教过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甜甜,每次放学排队的时候一定要排第一个。问她原因,原来是外婆要求她争第一,而外婆在接孩子的队伍里也是“打头阵”的,哪怕想要排第一个要提前至少半小时来,外婆每天也雷打不动。因为甜甜年纪小,所以外婆的需求就渐渐变成了自己的需求,如果没有排到第一个,外婆就会说她动作慢,继而甜甜会情绪崩溃大哭。

甜甜的性格本来是很细腻的,但为了抢先,她就容易出错:比如争着第一个倒水,水就会洒出来;抢着第一个吃完饭,就把饭全含在嘴巴里,囫囵咽下去;为了第一个完成画作,就忽略细节的描绘。我也因为此事和甜甜妈妈交流过,但发现母女关系有些僵硬,而且妈妈本人也是同样好胜的性格:在一次亲子运动会上,动作发展慢的甜甜没有翻过障碍,结果妈妈一直逼着甜甜尝试,还一直说“人家都过去了,为什么你过不去”。甜甜的日常会呈现一种焦虑的状态,容易发脾气,提到要去上民办小学,则对即将面临的竞争愁眉苦脸。问她想不想去,她的回答也是“妈妈想让我去”,其实自我意识已经被消磨了。有的孩子争第一是自己觉得自豪,但甜甜的动机却是满足家长,并且只停留在“交差而已”,未来就容易形成讨好的心态。从幼儿园三年的发展来看,甜甜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家庭对她的严格要求密切相关。越小的孩子,原生家庭对于其人格养成作用越巨大,一旦孩子表现出问题了,再想纠偏就要花费成倍的精力和时间。

和校园欺凌常常密不可分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副校长  吴伟红

美国家庭治疗专家萨提亚在谈到家庭压力情况下人际关系互动的5种类型时,将其中一个类型定义为讨好型,也就是努力取悦对方,使得对方不发怒,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有讨好型的苗头,一般都会比较听话,也比较文静,是典型的乖孩子;和教师对话的时候,有的孩子会保持笑容,初看还蛮舒服,但是细看就感到笑得有那么一丝僵硬和刻意。课上发言时,他们往往不大参与讨论,或者人云亦云,隐藏真实的想法。

印象里的典型案例是一个高年级女孩,成绩很好,也能很好地完成老师交代的事情,但在小群体的交往中,她常常听从同伴的话,做一些自己心里并不舒服的事情,即便面对不合理要求也不敢拒绝。实际上,低年级时讨好型孩子的内心矛盾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面对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心理冲突就会显现出来。

讨好型孩子和校园欺凌也常有密切关联。我了解过有个中年级男孩,经常被同学欺负,碍于老师的要求,欺负人的同学道歉了,男孩表示了原谅,老师觉得男孩很大度,可下次依然会出现类似情况。这样的孩子多半成绩中等或偏下,也想跟同学一起玩,被推搡一下或遭受言语侮辱时,他们敢怒不敢言,更多是逆来顺受。实际上,社会交往能力是需要关注和训练的,但很遗憾,许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这一领域都是空白。成人世界里也会有这类“老好人”,表面上他们在为群体的和谐而努力,有时候过于懦弱,不该自己承担的事情也会做,最后的底线被突破时,累积太久的情绪也会突然爆发,但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就引发了那么大的反应,有些不合时宜。

目前,小学学校人数比较多,整班授课强调的是集体规则教育,讨好型孩子乖巧、不惹事,一般很招老师喜欢,老师在无意识的表扬中进一步强化了讨好的行为模式,导致他们更加不敢真实表达。慢慢地,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偏低,总觉得别人认可了、表扬了,自己才是优秀的,否则说明做得还不够。此外,讨好型孩子内心对他人是有过度依赖的,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依靠别人,觉得单单靠自己难以完成任务,说明其内在核心的自我力量感是不足的。

专家视角

“讨好型人格”的表现与困扰

崔光辉 |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讨好型人格”并非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也不是传统人格划分中的类型,不过我们的确能看到人际交往中的讨好倾向。在我看来,“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内心通常担惊受怕,不太有自己的主意,甚至远离了自己的情感。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中讲了一个来访者的片段:她说自己不知如何练就了一套本领,只要在人际交往中,她就不自觉地一定要让其他人感到自在和满意才行,只要看到别人脸上有点不高兴,她就会打消真实的想法,甚至有时候她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这样做。

我们可以看到,讨好型的倾向导致她以别人的喜怒哀乐决定自己的行为,以至于忘了自己。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困扰在于内心的痛苦,非常挣扎,“讨好型人格”使他们面向世界释放了最大限度的善意,期待别人能同等回馈,但结果是不停地落空、被伤害,付出的爱伴随折损,对现实非常失望。

当然,我们要尽量避免把“讨好型人格”当作一种特定的帽子套在自己身上。有些父母自身有讨好型经历,面对孩子的表现,会担忧孩子出现讨好行为,这时候首先要尽量觉察到自己的担心,不把过度的担心转嫁到孩子身上。其次要区分讨好型和一些良好行为的表现。比如有的孩子共情能力比较强,这是因为在家庭教养和父母互动中形成了共情的模式,能很自然地迁移到和他人的交往中,因此能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共情能力强的孩子人格的成熟度是非常好的,也比较独立自主。而讨好型不是这样,他们更多是进行猜测和想象,骨子里是彷徨无助的。再比如,利他人格是一种宜人性很好的人格,当事人在跟别人打交道过程中,非常开心和享受帮助他人,将之视为难得的生命经历,内心有丰富的收获,体会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也能收获友谊,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讨好他人,是无法获得快乐的,这是令人感到难过的地方。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来说,讨好是他在成长中包括跟父母互动中的一种保护,去迎合,以此获得关注、帮助他适应环境,就像盔甲一样。但随着年龄增长,这层盔甲就不再合身了,更多展现出束缚人、使人痛苦的一面。他在以最大的善意去爱这个世界,但无法成为独立自主的人,缺少力量释放生命的潜能,没有办法把劲头发挥出来,享受自己的生命。

滋生“讨好”的家庭有一种病

谢天|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创作专委会委员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更容易让孩子压抑或者忽视自己的需要,从而发展出“讨好型人格”?

缺少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获得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意味着,即使当孩子犯错误或失败时,他们仍然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和被尊重的。然而,如果在家庭环境中,孩子只有在满足某些条件或达到某些期望时才会得到爱,他们就会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来自于此,而不是自己本身,就会把自己的价值与某些条件的满足或目标的达成联系起来。于是,他们选择了先委屈自己,满足别人的需要。长此以往,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已经麻木地不知道了,最终造就了稳定的讨好别人、压抑自己的性格特点。

假设父母只有在孩子考试得到好成绩时才给予他们关注和赞扬,在他考得不好的时候一味地指责和批评他,就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只有学习成绩好,自己才是有价值的,才配得上父母给他的关爱和接纳。这样,就会导致他开始以学习成绩作为自己的需要,而牺牲自己的感受。当然,并不是说孩子考得不好,家长就不批评他。家长此时需要传递一个信息,做一个分析。这个信息是:你考得好不好,我们都爱你。这个分析是:成绩好不好并不重要,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内容你掌握了,哪些内容你还不会,把不会的学会,才是学习的真谛。

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过度依赖。对孩子过度保护指的是,以“保护”孩子免受伤害、失败,免遭挫折或困难为由,过度控制孩子,剥夺他们探索和独立的机会,甚至越俎代庖,替他们做决定。孩子因为没有机会去探索世界,所以缺少了通过从外界获得反馈来理解自己的机会。此时,他们就逐渐习惯于依赖他人的期待来确定自己的需要。这就和从出生就被关在动物园里的老虎一样,等它成年了,被放在野外时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捕食技能。

假如父母不单单替孩子选择课外活动、兴趣班,甚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都要管,那样孩子怎么有机会知道自己喜欢足球、篮球、绘画还是书法呢?他会慢慢觉得似乎父母说的都是对的,父母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父母形成过度依赖,看起来很“乖”。但问题是,一旦他上了大学,到了必须独立的年龄,就不得不面临再找个父母的需要——他得让别人告诉他,自己想要什么。这个“别人”可能是自己的伴侣,也可能是自己工作后的上级。那么,他们会不会很容易成为在恋爱或职场中被PUA的人呢?

与过度保护恰恰相反的一种情况是:过度依赖。过度依赖指的是父母将过多的责任或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会让孩子承担超出其年龄或能力范围的家务劳动,或让他们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比如,在单亲家庭或丧偶式婚姻中,孩子常常替代那个在家庭中缺位的配偶,来提供超越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情感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得不压抑自己作为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比如撒娇、贪玩,变得像个“小大人儿”,自己的正常心理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

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大部分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父母的行为得来的。如果父母经常表现出讨好型的行为,比如经常牺牲自己的需求来取悦他人,又或者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没有勇气反抗,那么孩子可能就会觉得这样做是对的,自己也要这样做。

比如,一个母亲在家庭中总是牺牲自己,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照顾孩子和满足配偶的需求,甚至将自己的工作、事业全都放弃。又比如,一个父亲在工作中总是过度讨好他的上司和同事,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和身心健康。那么孩子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来女性就是要牺牲自己,满足丈夫和孩子的需要;原来男性就是要养家糊口,满足工作和事业对自己的要求。他可能会认为,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和接纳,自己必须不断地让步,满足别人的需要,即使这意味着忽视自己的需要。

长此以往,这可能导致他在成人后的人际关系中,一方面过度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另一方面,一旦他掌握了权柄,就会觉得别人也要为了满足他而委曲求全。在职场中,这种人很容易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尖酸刻薄,不仅自己不幸福,还会殃及身边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作为一个母亲不要照顾家庭,一个父亲不该追求自己的事业。我的意思是,父母需要认识到他们的言行和言行背后传递出的价值观念,是会影响孩子的。父母首先需要展示出一个更加平衡和健康的行为模式,即如何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照顾到自己的需求。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学会健康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避免形成“讨好型人格”。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6月刊第3期

作者 | 谷珵 王妍妍

设计 | 阳仲

统筹 | 周彩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