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在传统“汉文化圈”,在美、欧、中东、俄罗斯等地,汉语的普及度也在迅速扩大。
7月3日,“越南高考的中文题”冲上热搜,引发关注。
这是越南大学招生的外语水平测试试卷,这种外语水平测试除了汉语,还有其他对越南而言是外语的语种,合格者会增加录取概率,但并非中小学必修课或“越南高考”的主要测试科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类似这样被列入“非必修外语类”大学入学测试范畴的汉语水平测试,其实在很多国家都有。只是越南北半部历史上曾有三次时间长短不一的“北属”时期,又曾长期以汉字为官方文字,加上东亚、东南亚国家普遍重视“高考”,才格外引人关注。
汉、喃平行的文字格局
越南北部古称“交趾”,属于汉文化圈;南部古称“占城”,属于高棉(柬埔寨)文化圈,尽管越南北半部的居民很早就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口语,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沿用汉字为书面文字,当地人称汉字为“儒字”,取其能表达儒学意义之意。
约在公元8世纪,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开始向民间普及。相对于上层,民间的汉语能力要差得多,“词不达意”的现象层出不穷。
鉴于此,民间便出现了模仿汉字“六书”造字法,制造专门用于表达越南语音语意的“喃字”。约自13世纪起直至19世纪,越南北方社会逐渐形成官方文书主要用汉字,民间文书主要用喃字,文学创作则是汉、喃平行的格局。
而早在近一千年前,越南就引入汉字作为其“古代高考”的文字,而且还是“必修课”。在越南古都顺化,至今竖立着82座进士碑,上面刻满了历朝历代越南进士的姓名——当然,用的都是汉字。
17世纪,法国传教士罗德改用拉丁化字母拼写越语,因其更方便拼写,这种拉丁化越南文迅速在下层推广。1885年法国完成了对越南的殖民化,“拉丁化越南文”也后来居上,侵蚀着汉语、汉字的地盘。
后来,随着科举制的废除,汉字丧失了“古高考”这个最有力的倚靠,地位下降,而被称作“国字”的拉丁化越南文成为越南语文的标准文字。
尽管如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越南仍有庞大的华人社区,这些华人社区仍通行中文,使用汉字,且辐射范围从原本的北越南发展到越南全境。随着近年来越南“革新开放”,中越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日趋频繁,学习汉语、中文者又明显多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民间仍保留着许多汉文化习俗,这些习俗中又处处掺杂着汉字的痕迹。如一度被废除、如今又恢复的春节,越南人仍然流行贴春联和“福字”,这些都仍然要用汉字来写。
汉字“浓度”越来越高
不过,如果单论当代“高考”中的汉字“浓度”,越南反倒不如另两个国家——日本和韩国了。
韩国自1446年颁布用于替代汉字的《训民正音》(又名谚文),之后,汉字几经沉浮,近年来又因种种原因有所复兴,公务员考试、大学分别要求掌握1800至6000不等的汉字,这是列入“必修”范畴的。
至于日语,尽管早已有了“假名”这种拼写符号,但汉字仍然大量出现在日本书面文字中,且越雅驯正规,汉字比例越高,因此日本高中古文课必修汉字,大学入学考试的古文科目也必考汉字。
如今,作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的汉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国际上的“权重”也日益提高。不仅在传统“汉文化圈”,在美、欧、中东、俄罗斯等地,汉语的普及度也在迅速扩大。
同时,许多国家的高校已将汉语列入“参考外语”行列,对申请入学并申报“掌握汉语”的考生出卷考试。
□陶短房(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