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美国财长耶伦最近表示,与中国脱钩将是灾难。她认为,中美之间维持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符合双方的利益。然而,之前耶伦曾表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美国将采取更多对中国的行动。耶伦改变立场表明中国的策略起效了。
据报道,中国目前大量减少从美国进口玉米,并已取消超过110万吨的玉米订单。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玉米的最大进口国。特别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中国将原本从乌克兰进口的订单转移到了美国。过去,中美关系相对稳定,与美国这样的玉米出口大国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没有问题。但随着中国快速发展,美国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美国希望从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中获得利益,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的经济威胁到美国的地位。因此,美国开始在包括芯片等高科技领域对中国施加压力,但继续出口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产品。毕竟,美国本身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符合美国的利益。然而,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情况就不同了,一旦中国发展起来,就可能夺取美国的市场份额。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以前正是凭借科技霸权来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
但很明显,美国这种心态完全考虑不到中国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学习面对中澳关系低迷时的做法,在玉米进口方面也不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中国陆续取消了超过110万吨的美国玉米订单,并开始从巴西、南非等国家购买。结果导致美国玉米积压无法销售,就像澳大利亚失去中国市场后,无法销售引以为傲的煤炭和矿石一样。对于美国和澳大利亚来说,在这些贸易合作中,中国的消费需求是不可替代的。
然而,对中国来说情况不同,根据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原则,我们有许多友好的贸易伙伴。如果失去了澳大利亚的煤炭和矿石,我们仍可以从俄罗斯、中亚和拉美国家进口。同样地,失去了美国的玉米,巴西和南非等国也成为我们的进口来源。严格来说,中国取消美国玉米订单并不算是针对性的反制措施。毕竟,贸易是互利的,而今年巴西玉米产量高导致价格非常有竞争力,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如果中美关系稳定,我们或许仍会与美国的玉米商保持一些合作。但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遏制和打压行动,我们可以让美国感受到一些"脱钩"的感觉,也是可以的。
事实证明,这种打压是有效的。例如,美国财长耶伦最近在谈到中美投资和贸易时表示,与中国脱钩将是灾难。尽管耶伦没有具体指出哪些方面会有影响,但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中国取消的玉米订单有关。道理很简单,如果连中国正常取消玉米订单,美国都无法应对,那么一旦中国采取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美国将付出更大的代价。例如,我们停止向美国供应稀土材料,或者禁止苹果和特斯拉在华销售。然而,中国并不像美国一样将贸易合作视为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
因此,如果美方真的担心这一点,那么他们的视野可能太狭隘了。此外,耶伦此时改变立场,可能是希望诱使中国购买美国债券。但在美国停止打压中国企业和停止对涉及中国主权等问题的挑衅行为之前,希望中国对美国伸出援手,完全是痴人说梦。而且,从中国取消美国玉米订单可以看出,我们不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只要与其他国家正常合作,减少对"美国货"的进口,美国将会遭受损失。
这意味着,如果美国没有诚意,我们完全可以配合美国的"脱钩",最终吃亏的将不会是中国。总的来说,在中美关系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去年两国的贸易额仍创下历史新高。这足以表明,美国所谓的与中国脱钩根本不现实。因此,我建议美国政客们如果真的有意反思,就应该先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