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游客们在贵州遵义会议纪念馆内游览。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新华社贵阳7月1日电 题:“遵道行义”之城的“转折”之旅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吴箫剑、吴思

在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传奇在这里流传;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毛泽东挥毫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这里,是人称“转折之城”的贵州遵义。

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一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建筑格外庄严、肃穆。88年前,红军长征经过遵义,在这里召开遵义会议,实现从挫折中奋起的“伟大转折”。

为满足游客需求,遵义会议纪念馆日前开启夜间开放模式。置身其中,仿佛回到80多年前的夜晚。

“1935年,红军来到遵义城,纪律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群众发自内心拥护共产党,这也是遵义红城血脉的根。”遵义会议纪念馆原副馆长、作家田兴咏说。

如今,漫步遵义大街小巷,“遵道行义、自强不息”八个大字随处可见。“道”谓天下通行之路,“义”谓天下合宜之理。古城遵义,正体现了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城市之气。

受巴蜀文化和楚湘文化影响,从秦汉开始,遵义就形成独特的文化圈。到明末清初,黔北各地书院、私塾林立。从乾隆年间至清末,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先后走出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因此有“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的说法。

“一曰水师宜急练大支,一曰火车宜及早兴办,一曰商务宜重加保护……”位于沙滩村的黎庶昌故居内,展示了清光绪十年,外交家、学者黎庶昌根据多年驻外体验写成的《敬陈管见折》,阐述改革措施,走强国富民之路。只可惜当时清廷并未采纳。

当马克思主义的星火播撒在遵义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踏上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脱贫攻坚战场上,赤水市在贵州率先脱贫出列,遵义在贵州率先整体脱贫;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遵义大踏步前行。

“遵义的城市灵魂是红色,我们正在努力让‘红色基因’变成可持续的‘发展基因’。”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红花岗区委书记刘东明说。

以遵义会议会址为轴心,遵义打造年轻人消费场所等多元新业态。漫步1935街区,城市之夜流光溢彩,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聚集消费区”;捞沙巷里,黔北特色小吃从街头摆到街尾,满满烟火气;24小时书店、遵义纪念公园,是游客感受城市慢生活的极佳场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超过8万名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从大城市跋山涉水来到遵义,在遵义建起了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和科研单位,点亮了遵义现代工业之光。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便是在这一时期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梅岭人扎根革命老区,在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卫星导航等重大工程中,几乎从未缺席。”梅岭公司副总经理袁再芳介绍说。

从空中俯瞰遵义,水网四通八达,山峦绵延起伏,2900万余亩林地覆盖了这座城市一半以上的面积。山美水美林美,造就了遵义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满眼盐船争泊岸”,遵义自古是川盐入黔、黔货入川要道和商品集散地,船运文化深厚,商贾云集,潜移默化造就了城市的开放和包容气质。

2023年6月9日,由中铁一局承建的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至新蒲新区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芭蕉湾特大桥架设完成,大桥左右幅全部贯通。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今天,纵横交错的水、陆、空交通网让古城遵义视野更加开放。乌江构皮滩水电站通航,一船出省、直达长江;巨龙般的高铁在山间驰骋,拉近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距离;借助新舟机场、茅台机场以及黔粤班列“遵义号”,与粤港澳大湾区及更大的海外市场连接……遵义对外贸易已拓展到141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既有“中国最美的丹霞”之一赤水丹霞,也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存海龙屯土司遗址。“生态名片+历史名片”正在成为遵义城市发展的响亮招牌。

游客在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游玩(2022年8月3日摄)。新华社发(范晖 摄)

2012年以来,遵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保持贵州省前列。

“缕缕黔北文脉绵延不绝,凝聚成这座城市的文化脊梁。吐故纳新,生生不息,造就遵义独树一帜的城市魅力。”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黎铎说,“‘转折之城’遵义,正在新时代书写新的传奇故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