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几座大山

@Jin Feng:早上好,来段股评/人评。几分钟时间,让我整理好。首先是最近5天的特的股票。呵呵,大家都很安静啊,不像前一个月,个个都打了鸡血一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Jin Feng:接下一个月(4/3 到 5/3)跌到 $160。然后就是 5-6 月的狂欢一路冲到 $270。现在连续几天大跌,从最高点下来了 13%(在 $240 左右)。 

持特的股票是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像我说的,如果你

1)相信老马的远期目标(long term vision)

2)祈祷没有**坏事**发生

那就逢低买就是了。 

但是。。。今天我来一句乌鸦嘴啊。看看我和一个知友说的:

@Jin Feng:就是我觉得,老马最近真的放飞自我的厉害了一点。如果是一个两眼喷着狼一样光芒、拼死冲向猎物(登火星)的人,哪会这么放纵:推上约架,party不少(对于正常人一点也不多,但很不像老马以前的风格),采访巨多,经常擦边的荤段子,等等。我隐隐觉得老马身上有什么东西在变化:身体状况?登火难度?你看看笼统的说说登火容易,但实际开始操作等月了(像我前两天写的空叉登月计划:/p/637797383),才意识到对困难,而这只不过登月而已。他会不会对(有生之年)登火的信心开始动摇了?这种看着不可能的事情是要由一个疯狂的人去推动的,一旦那人不疯狂了,就会从 optimistically wrong 变成 pessimistically right。 

显然我这些话是没有任何一点点凿实的证据的。因为如果哪怕是有一丝证据,你觉得还轮得到我们这种小韭菜来及时反应和应对吗?花街的那些货色们哪个不是140智商、信息发达,闻风而动?这些话都只是感觉(gut feeling),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往心里去,就当茶馆里的胡说好了。

@Jin Feng:放在教主面前的几座超高大山(任何一座就把一般的所谓的超级牛人压垮了):

1)2M/年产量 到 20M/年产量。最大的问题是,单调/boring,现在特其实就一辆车 Y,(3 和 Y 重复太多,已经被Y差不多蚕食了)。太 boring 了。满街的 Y 会是年产量/年销售量的最大阻碍(友商不是,超冲不是,价格不是)。

是,CT 要来了,但 CT 的适应面不广。北美以外比较难大规模。

2/Q(不知道叫啥名字)来了会好一点。但是问题是,物理学的限制,你看好了,2/Q最后长得会和 Y/3 差不多,就是小一点。结果还是 Boring!

2M -> 20M. 难啊。

需要老马全力冲刺才可能。

2)登月。呵呵呵。几乎和 2M 到 20M 的时间段重合。这个难度想想头也大!到了2030的中期,最多最多也就是一个月面的寒酸小基地。这还得要几百架次的 星舰航班支持着。

3)登火。。。。更是天方夜谭了,对于我们这种普通(聪明)人来说。只有老马神级人物才能实现。但。。。。那时候(2035年左右),老马已经64了!

@老牛:1)在大A中经过风雨的,对这种从270调整到240就说大跌的论调只能表示呵呵。2)交易本质是信心的交换,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就是你信不信吧?很多时候并不理性。要说特斯拉眼下2000每股我不信,但100多的时候,我认为就是白给机会。3)老马过于刚强了,这不好,也许柔弱胜刚强的这个道理最近被老马悟出来了一些,放松一些也是好事。一路高歌猛进,反倒不真实,也更容易翻车。4)老马做的事情,放在以百年为单位的时间维度上看,也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中间过渡,生命终究逃不过百年期限,所以结果不重要,努力享受过程就是了。他已经够写进历史,就算出现什么意外,对投资者也许是灾难,但个体已无憾。5)以上纯属起床后胡思乱想,哈哈,我是个文科生,就爱瞎想。莫笑莫笑。

@Jin Feng:没有人说240的事情。我的中心思想就是,我感觉老马老了,疯狂力不足了。很伤心。

@韩松:老马还算幸运。历史上这种同类型的人,要么就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要么就一生郁郁不得志,去世后成果才被人们发掘,歌功颂德

@Jin Feng:严重同意

“星舰之心”

星舰正朝着它的第二次飞行努力,今天的点火测试它在发射场上用火焰画出了一颗心。

@老牛:一家私营航天公司,在不同发射场,同时为两个系列火箭进行静态点火测试,这忙活的

@Jin Feng:老牛你手快的!

@老牛:哈哈,除了手快,我其他都不行

@梦想:进展顺利

@淘汰郎:原来不是热分离吗?

@Jin Feng:首发计划冷分离,实际没分离。直接就是燃料圆顶(当然分离的时候,燃料基本空了。)温度和冲击波双重“关爱”。当然这是B7,B9肯定会加固,同时顶部在加深。

@奢侈品回收:返回还要留一部分燃料,这部分燃料有一个单独的燃料罐?

@Jin Feng:基本空了 不等于全空 估计返回还要10分之一燃料

@奢侈品回收:从动画来看,分离的时候星舰只点燃3个发动机

@Jin Feng:3 x 230吨  x 20%(最深节流) = 140 吨推力   。。。还是够喝一壶的

@:星舰多用几次热分离会不会把超重的圆顶给烧坏;每次维护又是一笔费用,况且分离机构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

@Jin Feng:这个应该没问题,想想OLM要撑住一级33发动机点火几秒钟不放手。二级深度节流点火,力量差远了。140吨说大也不大。关键是要复用,不复用的话,不锈钢直接硬抗。

@:不复用肯定就用爆炸螺栓了

@Jin Feng:大家如果不怕英文,又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 NASA 1970年写的论文,里面详细讨论了**所有**的分级分离策略。

想想也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有你能想到的,别人不但早想过了,而且一样一样都仔细试验过了,在1970年!包括热分离!

@韩松:同意,以前可能是技术限制。等时机成熟了就可以实现,就跟现在的AI一样

@Jin Feng: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指出,热分离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好处坏处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

今日最佳大图已上新为海报

星舰之心The hreat of starship

星舰正朝着它的第二次飞行努力,今天的点火测试它在发射场上用火焰燃烧出了一颗心。我们把它定格在了海报上,星舰之心。

群聊还有少量位置,快来加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