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名将多如过江之鲫。身为将领,都会以为主效忠为荣,但三国时期的七大名将都曾做过投降之事,而且六人都名垂青史,偏偏此人世代遭到唾弃。
第一个就是最负盛名的关羽,关云长,他曾经向曹操投降,但是却提出了要求,说自己"降汉不降曹"。曹操答应了,然后一直用各种丰厚的赏赐拉拢他。最终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了颜良,报了曹操的恩情,而后挥挥衣袖,跑去找大哥刘备了。
第二个则是和关羽有几分交情的张辽,张文远。《三国演义》里,张辽是在下邳和吕布一块被捉住,关羽等人为他求情,张辽才免于一死的;但正史上,张辽曾经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最后才跟了吕布,吕布死后,张辽主动率领部队向曹操投降,后来成了曹魏名将。
第三个是因跟张飞大战而出名的张郃,张儁乂。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官渡之战时,张郃被曹洪打败,袁绍又节节败退,张郃只得投降了曹操。汉中之战,夏侯渊战死,张郃临危不乱率众撤退;后来诸葛亮北伐,张郃又夺取了街亭,立下大功。
第四个是同属曹魏名将的徐晃,徐公明。徐晃除了作战勇猛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治军严明,连曹操都认为,他可以和西汉初年的名将周亚夫媲美。徐晃原本跟随杨奉,杨奉被曹操打败了,徐晃就投降了曹操,之后参加了曹魏的赤壁之战等多场重大战役。
第五个是蜀国阵营的姜维,姜伯约。姜维是诸葛亮衣钵的传承人,他能名垂青史,也是因为他身上担的这份责任。但姜维一开始其实是曹魏那边的人,被诸葛亮收服,投降了,然后领着蜀军去打自己的老东家,不得不说命运也是神奇。
第六个则是留下了无数争议的大将魏延,魏文长。魏延在刘表治下不得重用,后来投降刘备,才大放光彩。魏延实力不输五虎将,为蜀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却被冠以谋反的罪名处死。魏延之死有谋反说,有陷害说,不知你更赞同哪种呢?
至于最后一位,就是同样投降,却遭到唾弃的于禁,于文则了。于禁落到这个地步也是很让人唏嘘,他很早就跟随曹操,作战的本领还不错,奈何心胸狭窄。虽然和张辽、徐晃一样是"五子良将",结局却大为不同。
因为和庞德一起出征关羽失败,又多次阻挠庞德建功,随后还向关羽投降,于禁在魏帝曹丕眼里就成了十足的小人,曹丕甚至让人作壁画羞辱他,气得于禁生了病,没多久就死了。同样做了降将,于禁比起前六位,可是倒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