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正气歌》里的十二典
(资料图)
六.为嵇侍中血
永兴元年(304年),晋军在荡阴战败,惠帝脸部受伤,中三箭,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司马颖的军士把嵇绍按在马车前的直木上。司马衷说:“这是忠臣,不要杀他!”军士回答道:“奉皇太弟(司马颖)的命令,只是不伤害陛下一人而已!”于是杀害嵇绍,血溅到司马衷的衣服上,司马衷为他的死哀痛悲叹。等到战事平息,侍从要浣洗御衣,司马衷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至此,资治通鉴的著名注者胡三省标注为:孰谓帝为憨愚也?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著名的痴呆!
就是何不食肉糜那个!
还有,《晋书》里说:“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这也成了惠帝痴呆的主要论据。
那么,晋惠帝是否真的痴呆?
1遗传学角度,晋惠帝的父母都不痴呆,晋惠帝的儿子还极其聪明。
司马遹,晋惠帝太子遹。自幼聪慧,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乃牵帝衣入暗中。帝问其故,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可令照见人主。”时遹才五岁耳,帝大奇之。
这是晋惠帝当太子没有被废的主要原因之一。司马衷是痴呆的说法,早就灌了他爹满脑子。但是他爹看他孙子这么聪明,怎么也不会相信他儿子是痴呆。
因此,从遗传学角度看,晋惠帝司马衷不会是痴呆。
2智力角度。根据历史资料,晋惠帝司马衷,可以阅读判断奏章,就是复杂的军国大事的文章,还能亲自写相关诏书,就是复杂的军国大事的文章。其智力水平也不可能是痴呆。
3从他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看
嵇侍中,这位侍中叫嵇绍,是嵇康的儿子,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晋书 嵇康传》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嵇康之子嵇绍,愿意为保护晋惠帝司马衷而死!晋惠帝要是个痴呆,那嵇绍也是痴呆了?他要不是痴呆,怎么会为了保护一个痴呆皇帝而死?
这一对君臣要都是痴呆,那怎么会成为文天祥正气歌的十二典之一?
那么文天祥也是痴呆啦?可是,怎么能成为状元?
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日(307年1月8日[20]),被毒死,时年四十八岁,谥号为惠,安葬于太阳陵。